顺义城下,硝烟蔽日,杀声震天。
八旗铁骑那曾经席卷辽东、踏破长城的无敌冲锋,在宣大新军依托坚固工事和密集火力构成的死亡防线前,第一次撞得头破血流。
炮弹呼啸,铅弹如雨,每一次齐射都在冲锋的骑兵潮水中撕开一片血肉模糊的空白。战马的悲鸣与骑士的惨嚎,甚至压过了火器的轰鸣。
武英郡王阿济格身先士卒,挥舞着长刀,连续劈翻了两名试图后退的牛录额真,赤红着双眼咆哮:“冲过去!明狗的火器装填慢!冲过去就是胜利!
”他相信,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冲入明军阵地,胜利依然属于勇猛的八旗勇士。
然而,他低估了燧发枪的射速,更低估了这支军队的纪律和意志。轮射之下,火力几乎连绵不绝!
前排的骑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倒下,后面的却被督战的军官驱赶着,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冲,伤亡极其惨重。
就在战线最吃紧的时刻,明军阵地上突然响起了一阵不同于燧发枪的、更加清脆密集的爆响!
数百支经过严格保密、小范围试装的“兴统一式”连珠铳(简化版,弹容量5发)首次投入实战!
虽然故障率依旧不低,但在训练有素的射手操作下,在关键时刻爆发出了惊人的持续火力!冲锋的清军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弹幕之墙,成排成排地倒下,攻势为之一滞!
“这是什么火器?!”岳托在后方看得目眦欲裂,他从未见过射速如此恐怖的武器!一股寒意,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。
与此同时,明军两翼蹄声如雷!一直隐忍不发的“燎原营”精锐骑兵,在徐锐副将的率领下,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,从侧翼狠狠地楔入了因正面进攻受挫而开始混乱的清军阵型!
马刀挥舞,血肉横飞!宣大铁骑憋了太久的怒火,在此刻彻底爆发!
正面火力压制,侧翼骑兵突击!这套来自另一个时代的成熟战术,给了习惯于野战争锋的八旗军队致命一击!清军阵脚大乱,首尾不能相顾。
“败了!败了!”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,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。再勇猛的战士,在无法理解的武器和战术面前,也会崩溃。八旗军心,动摇了!
阿济格还想组织抵抗,却被一枚不知从哪里飞来的流弹(可能是燧发枪流弹或火炮破片)击中肩胛,惨叫着跌落马下,被亲兵拼死救回。岳托见大势已去,只得含恨下令撤军。
兵败如山倒!顺义之战,西路军八万精锐,折损近半,狼狈溃逃,再也无力威胁北京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山海关也传来了捷报。守军不仅顶住了多尔衮、多铎的猛攻,更在徐锐派出的偏师(已提前肃清流寇)配合下,主动出击,夜袭敌营,焚毁了大量攻城器械和粮草。
东路清军同样损失惨重,无奈退兵。
而最致命的一击,来自关外。徐锐亲率三万精锐,如同神兵天降,突然出现在清军退路之上,连续攻破数座营寨,切断了皇太极主力的后勤线!
消息传回沈阳,皇太极又惊又怒,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精心策划的入寇,竟会败得如此之快,如此之惨!更没想到明军竟然敢主动出击,断他归路!
眼见严冬将至,粮草不继,士气低落,他不得不咽下这枚苦果,下令全线撤军。
兴统元年的这场“己巳之变”(借用历史年号,此处为虚构),以明军空前的大捷而告终!八旗主力遭受重创,短时间内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南侵。
大明北疆,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。
当凯旋的大军,押解着成千上万的俘虏,携带着缴获的无数旌旗军械,浩浩荡荡返回北京时,整个帝都彻底沸腾了!万人空巷,箪食壶浆,欢呼声直冲云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