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荡无尽天>都市>大明: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> 第12章 誓师南下雷霆动,玉茹监国留守京
    王小伟拒绝了崇祯“摄政王”的封赏,以近乎冷酷的姿态离开了乾清宫,这不仅是对皇权的最后一次明确表态,也意味着他与旧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温情纽带,彻底断裂。

    未来的道路,只能靠他手中的刀剑和心中的蓝图,自己去开辟!

    回到太师府时,已是后半夜。府内却依旧灯火通明,各部门僚属、军中传令兵进进出出,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。

    王小伟那道道命令,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,激起了巨大的涟漪,整个北直隶、宣大乃至山西的战争机器,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动起来。

    沈玉茹并未休息,而是在书房旁边的耳房内,对照着地图和文书,协助处理一些往来信息,将它们分门别类,标注轻重缓急。

    见到王小伟回来,她立刻迎了上来,看到他眉宇间的疲惫和那挥之不去的冷厉之色,心中便已猜到了几分宫中的情形。

    “夫君……”她轻声唤道,递上一杯参茶,“宫中……没事吧?”

    王小伟接过茶杯,一饮而尽,感受着那股暖流涌入胃中,驱散了些许寒意。

    他摆了摆手,语气带着一丝嘲讽:“无妨,不过是陛下想用个‘摄政王’的虚名,把我绑死在他那条破船上罢了。”

    沈玉茹聪慧,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,不由得担忧道:“夫君拒绝了?那陛下他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如何想,已不重要。”王小伟打断她,眼神锐利,“如今重要的是中原!是李自成!玉茹,我们没有时间再耽搁在京城这潭死水里勾心斗角了!”

    他走到巨大的北疆(已扩展至中原)地图前,手指重重地点在真定府(今河北正定)的位置:“周遇吉的八万宣大主力,三日内必须抵达此处建立大营!这是我们南下的桥头堡!”

    他的手指又滑向南阳:“李自成的前锋已逼近这里,其主力意图不明,但湖广乃天下粮仓,绝不容有失!我必须亲率一支精锐,尽快赶赴前线,稳定局势!”

    最后,他的手指落在北京上,目光转向沈玉茹,眼神变得无比郑重:“玉茹,我走之后,这北京,这军国咨政处,这后勤粮饷,乃至……与宫中、与朝堂诸公的周旋,就要……拜托给你了!

    “什么?!”沈玉茹震惊地抬起头,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夫君……你让我……留守北京?监国理政?”这责任实在太重大了!

    北京城龙蛇混杂,各方势力盘根错节,皇帝、勋贵、旧官僚……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后勤粮饷更是关系到前方数十万大军的命脉!她一个女子,如何能担此重任?

    “没错!”王小伟握住她的双肩,目光灼灼,充满了信任和期待,“玉茹,你听着!我相信你的能力,更相信你的心智!

    你心思缜密,见解独到,连朝鲜那般复杂的局面都能助我厘清,这北京城的政务,你也一定能够胜任!”

    “军国咨政处的日常运转,有徐宏祖等人辅助,他们熟悉流程,你可倚重。但重大决策,尤其是涉及粮饷调配、与宫中往来,需要你把关!”

    “至于朝堂上那些魑魅魍魉,”王小伟眼中寒光一闪,“我留给你一千‘锐士营’精锐,驻扎太师府及要害部门,并授予你临机专断之权!

    若有谁敢趁机生事,阳奉阴违,耽误军国大事——无论他是皇亲国戚,还是内阁辅臣,你先斩后奏!”

    说着,他将自己的那柄御赐尚方宝剑,郑重地放到了沈玉茹手中:“此剑,如我亲临!”

    尚方宝剑入手沉甸甸,冰凉的触感让沈玉茹的心猛地一颤。

    她看着王小伟那毫无保留的信任眼神,感受着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,最初的惊慌和自我怀疑,渐渐被一股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所取代。

    这是夫君的托付,是数十万将士的期盼,更是天下安危所系!她怎能退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