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荡无尽天>都市>大明: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> 第15章 龙城会盟定漠南,经济文化双刃剑
    漠南草原,风起云涌。皇太极归化城会盟的图谋受挫,并不意味着漠南蒙古就此倒向大明。诸部首领们如同墙头草,在明与后金两大巨头之间摇摆,待价而沽。

    王小伟深知,仅仅依靠离间、威慑和有限的边市诱惑,无法真正赢得漠南的长久安定。

    他需要一个更具标志性、更有约束力的行动,来巩固前期成果,将漠南蒙古牢牢绑在大明的战车上,至少,是绑在他王承渊的战车上。

    经过与幕僚们的反复商讨和军情司对漠南各部的深入评估,一个大胆的计划在王小伟脑海中成型——在大明境内,举办一场由他主导的“龙城会盟”!

    龙城,并非特指某城,而是取“龙城飞将”之意,王小伟将其定在了宣府镇以北,长城之外,地势险要,又位于交通要冲的张家口堡外新修建的“互市城”。

    此城在王承渊的经营下,已不仅是贸易中心,更具备了坚固的防御和容纳大量人员的能力。

    计划一定,庞大的机器再次开动。

    以大明太师、宣大总督王承渊的名义,措辞严谨而又充满诚意的邀请函,被快马送往土默特、察哈尔(残余)、喀喇沁等主要漠南蒙古部落首领的汗帐。

    邀请他们于指定日期,赴龙城(互市城),“会猎于此,共商边市永开、消弭兵戈、同御外侮(指后金)之大计”。

    邀请函中承诺:与会的蒙古贵族,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厚赏赐(远超皇太极所能给予);龙城边市将对与会部落永久性扩大开放,增加铁锅、茶叶、布匹、药材等紧缺物资的交易量;大明将正式承认与会首领在其部落内的统治地位,并授予相应的大明官爵(如都督、指挥使等虚衔,但有俸禄);同时,大明太师王承渊将亲自与各部盟誓,保证各部的牧场安全和贸易利益。

    胡萝卜足够大,但同时,大棒也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邀请函也隐晦地提及,若有不愿前来,或依旧与塞外女真(后金)勾结者,则视为大明之敌,龙城边市将对其永久关闭,宣大雄师亦将视其为剿灭对象!

    与此同时,王小伟调动“燎原营”主力、全部“神机营”以及大量骑兵,在龙城周围数十里范围内,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、代号“雷霆”的军事演习。

    燧发枪方阵的轮番齐射,炮兵营的实弹轰击,精锐骑兵的冲击演练,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枪声,那整齐划一、杀气冲天的军容,刻意让往来于宣府和草原的蒙古商人“恰好”看到,并将这恐怖的军威传播到草原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威逼与利诱双管齐下,效果是显着的。

    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强大的武力威慑下,加之军情司细作在各部内部的不断游说和怂恿,大部分漠南蒙古部落首领,即便心中仍有疑虑,也不敢轻易拒绝这位如日中天的王大帅的邀请。

    毕竟,与实实在在的边市利益和部落生存相比,皇太极那遥不可及且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“共主”地位,显得虚无缥缈。

    约定的日期到了。

    龙城内外,旌旗招展,戒备森严。

    一面面代表大明和宣大总督的旗帜迎风飘扬,一队队盔明甲亮、精神抖擞的宣大士兵持枪肃立,那冰冷的眼神和肃杀的气氛,让前来与会的蒙古贵族及其随从们暗自心惊。

    王小伟身着御赐蟒袍,腰悬尚方宝剑,在一众精悍将领的簇拥下,于临时搭建的、气势恢宏的盟坛上,接见了以土默特部顺义王卜失兔(代表)、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(年幼,由母后和大臣代表)以及其他各部台吉、首领。

    会场布置极尽威仪与奢华。堆积如山的绸缎、雪白的茶砖、闪亮的银锭、精致的瓷器作为赏赐陈列两旁,彰显着大明的富庶与慷慨。

    而在会场外围,刚刚结束演习的“神机营”士兵,手持燧发枪,进行了精彩的射击表演,那快速而密集的火力,再次深深震撼了所有蒙古贵族。

    盟誓仪式由王小伟亲自主持。他首先以大明皇帝的名义,对前来与会的各部表示嘉奖,并重申了承诺的赏赐、边市优惠和官爵封赏。随后,他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严肃而铿锵:

    “……漠南漠北,本皆大明藩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