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荡无尽天>都市>任意门开始的旅途 > 第111章 断敌退路公审鞑靼
    半个时辰很快过去,丁平看着工程队准备就绪,抬手一挥:“炮击开始!”

    “轰隆!轰隆!轰隆!”

    十几门大炮同时开火,炮弹带着呼啸声飞向北平城墙,巨大的响声震得地面发颤,连远处的百姓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动,每个人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。

    可北平城毕竟是都城,城高河阔,城墙坚固异常,炮弹砸在上面,只留下一个个浅坑,没能炸开缺口。

    玩家们连续炮击了两天,城墙依旧突破,丁平看着城墙上的清军,皱起眉头——硬攻显然不行,只能换个策略。

    他立刻召集参谋团商议,最终决定实施围困之法:“先切断北平的水源,让城里的清军和百姓无水可喝;再分兵三路,一路留下10万玩家继续围困北平,防止清军突围;一路派3万玩家带领1万士兵,攻取北平以南的所有城池,彻底断绝清军的南方援军;最后一路派5万玩家带领1万士兵,攻取居庸关,切断满清往东北逃跑的后路!

    命令下达后,玩家们迅速行动起来——负责断水的玩家,找到北平城的水源地,要么堵塞水道,要么污染水源;分兵南下的玩家,一路势如破竹,不到三天就拿下了北平以南的几座城池;攻取居庸关的玩家,更是凭借着高阶武学,轻松攻破关隘,俘虏了所有守关清军。

    三天后,丁平再次调整战术,下令道:“集中所有大炮,重点轰击正阳门、崇文门,吸引清军注意力;另外,把所有剩余的炮弹都用来轰击东直门——那里靠近运河,是清军粮草运输的最后通道,城防也相对薄弱,只要炸毁东直门,就能切断清军的粮草供应!

    “是!”工程队的玩家们齐声应道,立刻调整大炮角度,将炮口对准东直门。

    “轰隆!

    ”一声巨响,第一枚炮弹落在东直门的城墙上,炸开一个小缺口;紧接着,第二枚、第三枚炮弹接连落下,缺口越来越大,最终“轰隆”一声,东直门的城墙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,烟尘弥漫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丁平还让人在北平城外散布消息:“豫军已经攻克河间、永平、蓟州和居庸关,满清的援军和退路都被切断了!”

    消息很快传到城里,清军士兵和官员们瞬间陷入恐慌——他们知道,水源被断,粮草将尽,援军和退路也没了,北平城迟早会被攻破,不少人开始偷偷收拾行李,准备一旦城破就投降。

    果然,在炮击后的第二天晚上,东直门的守军突然打开城门,一群汉人士兵举着白旗,朝着北伐军喊道:“我们投降!我们愿意打开城门,迎接豫王进城!”

    丁平见状,立刻下令:“全军进城!控制所有城门和皇宫,绝不能放走一个满清皇族!”

    玩家们蜂拥而入,迅速控制了北平城的各个关键地点,皇宫里的顺治皇帝和满清皇族,还没来得及逃跑,就被玩家们团团围住,成了阶下囚。

    三天后,李峰在北平的天坛广场举行公审大会,南明和蒙古都派来了使者,见证这场历史性的审判——这不仅是对满清的审判,更是对华夏历史的交代。

    公审当天,天坛广场围满了人,有北平的百姓,有北伐军的玩家,还有南明和蒙古的使者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激动。

    李峰坐在监斩台的主位上,穿着一身金色的龙袍(玩家们特意为他缝制的),眼神威严地扫过台下的满清皇族——顺治皇帝和他的皇亲国戚,都被绑在行刑台前,脸色惨白,浑身发抖。

    李峰拿起一份罪状,声音洪亮地念道:“窃惟华夏之土,历数千年圣哲经营,乃成礼仪之邦;炎黄苗裔,承百代仁风教化,方为衣冠之族。

    岂料建州鞑虏,以渔猎腥膻之辈,乘我华夏多故,挟犬羊之众,破山海关,陷燕京,竟窥神器!”

    “入关以来,其罪滔天:扬州十日,屠城八十万,秦淮血流成河,白骨盈衢;嘉定三屠,刃加老幼,街巷尸积如山,稚子无遗。

    江阴八十一日,城破尽戮,十七万众殉节;金华、赣州之屠,妇孺不免,赤地千里。

    更颁剃发令,强易我衣冠,不从者‘留发不留头’,仁义尽丧;掠我财货,焚我典籍,毁我宗庙,华夏文明几近断绝!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更加严厉:“今昭告天下:鞑虏豺狼心性,屠戮我同胞,践踏我礼义,凡有血气者,当共举义旗,驱胡虏,复中原,还我衣冠,报我血海深仇!